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全国1/30!华师蒲锐,一路追光!

沉心学术 甘坐冷凳

筚路蓝缕 不懈坚持

获得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

他就是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

2020级光学专业博士生蒲锐


蒲锐,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2020级光学专业博士生,现为学院二类英才博士后、2023级博士生党支部副书记。主要从事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及超分辨显微成像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导师詹求强教授的指导下发展了系列具有简便、高效、通用优势的上转换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与技术。目前,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Optics Letters, 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等光学领域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5篇,以共同作者身份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其他文章8篇。曾获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联赛总决赛一等奖,第二十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华南师范大学2023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十佳优秀学术论文等荣誉。

对于他而言

选择华师 选择光学

是迷茫过后的新方向

也是未来十年如一日努力的开端

走向科研之路的想法

犹如种子

悄悄在内心播下

遇见“光”,科研梦盎然而发


选择走上科研道路对于蒲锐而言是偶然与必然的交织。

像许多刚走出高考考场的学生一样,在高校及专业选择上,蒲锐也曾陷入犹豫。在浏览各校官网的过程中,华师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让他眼前一亮,宣传图片上齐全的硬件设施让他感受到校方的重视、创办学院的刘颂豪院士更是他经常听说的名字。


心下一定,他将“华南师范大学”填入了志愿表的第一栏,而一条“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的道路,也悄然开启。

踏入学校大门之时,蒲锐便已经确立了读研深造的目标。科研的大山需要理论的基石方可屹立不倒,大学生涯的最初两个年头,是一个不断“纳入”的过程。蒲锐当时就读的光电子学勷勤创新班以培养未来的科研工作者为目标,课程设置的难度、深度、广度需要学子具备足够的勤奋和刻苦才能接受,数学分析、光学、热学等各门各类文化课程也将课表排得满满当当。当然,蒲锐为专业修读的课程的付出并非白费,一堂堂课过去,知识潜滋暗长,专业水平的基础也逐步奠定。


求知探索的征途上没有一步是无用功,基本操作搭建起繁复的实验流程,数字与方程式在脚下钩织成丝线,引向未来实验室某处的灵光。科研之路的第一步,刚刚落定。

追逐光,受挫再出发


大三期间,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的“优培计划”成为了蒲锐科研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经历了大一大二的忙碌,大三的课程要宽松许多,留出许多时间供同学们进行实验研究。

当时,蒲锐收到了兼班发来的、“优培计划”招生的文件。思考过后,他选择报名优培计划,并加入了詹求强教授的课题组。 “到那里之后,导师迅速让我参与研究生师兄师姐的研究项目,跟随他们开始真正的实验研究。”


大三结束后,蒲锐选择保研,继续留在詹求强教授的课题组。大四时,他有幸得以参与詹教授在上转换超分辨成像技术上的第一个开创性工作,提前积累了许多实验技能与科学研究知识。研一时,他沿着导师开创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发现了新现象,并取得了不错的突破性实验结果。


在那段时间,蒲锐与师兄彭星韵夜以继日地泡在实验室,力图将每个细节都做到最好。经过研二整整一年对文章的修改打磨,终于走到了投稿的环节,文章被投稿到了顶级期刊《Nature》上。

投稿在最初是顺利的。初审时,尽管审稿意见多达数10页、实验大修类建议多达数10条,但文章的创新性依旧获得了三位审稿专家两正一负的评价,有成功的希望。然而,经过半年的实验、文章修改,编辑迟迟未返回意见,整整八个月后才终于收到来信,但得到的意见却又由支持向反对偏斜。接下来的时间里,前后总计又增补了三位审稿人,上百条意见,却最终被遗憾拒稿。付出的努力和时间似乎都付之东流。所幸,《Nature》期刊的编辑给出了帮助,提议文章直接转入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进行快速审稿发表,蒲锐和詹求强教授接受了这个结果。


“那时真是抗压能力拉满,心态崩溃了好几次。别的同学都已经找到工作了,而我还是什么成果都没有,也没有办法评任何奖项。”那是一段艰难的时光,但是如今的他已经能释然地谈起,“还好,熬过来了。”

坚守光,向更高峰进发


出于对初心的追求,蒲锐矢志不渝,选择继续深造弥补自己对科研实践经历相对空白的遗憾。在研二下学期,蒲锐却决定转为硕博连读。谈及缘由,蒲锐笑笑道,课题还未到结果收获的时候,他希望从一而终。

由于《Nature》审稿的缓慢,硕士生在读的三年里,蒲锐一直没能成功发表文章,未获任何成果。参加科学研究的道路是艰苦的,同窗纷纷升学就业的压力、文章难以发出的焦虑,都化作了那段路途上的丛生荆棘。


但蒲锐并未选择退缩。导师詹求强一以贯之的关心和鼓励、学院提供科研条件的支持和帮助、自己的“科研梦”,都指引着他继续向前,给予课题更圆满体面的结局——拿到科研成果,自己才能安心“红袍加身”。

坚定地读博后,蒲锐潜心学术,获得的成果逐渐丰富起来,在临近毕业的时候还参加了全国博士生联赛,历经三轮比赛走到了全国决赛的舞台,荣获第二名。过过去的遗憾终会得到弥补,那些发表在知名期刊上的文章和一个个奖项,证明了坚定不移前行,终会有所收获。


科研路是多年冷板凳,蒲锐从本科起就一直扎根华师、走到如今,未来也愿意再一直坚持走下去。

拼搏的故事,未完待续


2023年12月24日,第二十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在北京召开。蒲锐获得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成为了华南地区仅有的两个获奖者之一。这也是华师时隔三年再一次荣获此奖项,接续了这条璀璨的追光之路。

“拿到这个奖之后,我感到开心,但更多的是平静。它是对我研究生工作的一个嘉奖,弥补了我的一些遗憾。”蒲锐在得知自己荣获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时,这样说道。回想自己从大三开始走进实验室一直到现在的历程,蒲锐感慨自己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也有迷茫徘徊的时刻、也有自我怀疑的时候。所幸凭借自身强大的意志力、积极乐观向上的科研态度、导师悉心的指导、同门师兄们的帮助与支持,他得以挺过无数个无人问津的夜晚,一直从实验室的四方桌子后面走到大舞台上被大家看见。他自豪道:“这是为母校华师争光。”


蒲锐希望自己未来能够作出基于现在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真正进军顶级期刊一次,弥补当初的遗憾。对于学弟学妹们,蒲锐寄语道:“山高水远,行则将至。希望大家都可以不断推演,将理论化繁为简;扎根祖国大地,研究真的问题;独立研究,不断追求真理。”

漫长的耕耘

终将结出硕果

回首看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采写丨计钟悦 肖语涵 喻丽颖

图片丨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部分来自 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公众号

执行编辑陶嘉琪 李桐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郑宇云

复审丨林海岸

终审丨陈正宏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西生活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4 by 广西生活资讯网 gx.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