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自6月1日零时起,上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此前一天,上海市还发布了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不合理限制,推出了各种加快经济恢复的政策和措施。随着上海疫情好转以及加快经济恢复,影响经济增长的短期因素正在减弱,中国迎来一个加快经济恢复的窗口期。
今年中国经济开局平稳,政策靠前发力,但3月份开始受疫情扩散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导致4月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并延续至5月,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党中央提出要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原则,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做好防控工作,稳住经济大盘。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受制于疫情影响,第二季度前两个月经济指标下降较多,为了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并尽快扭转经济下行趋势,6月份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窗口,我们必须利用上海等地6月全面复工复产的契机,全面发力,并为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打下良好基础,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目前,关键是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疫情虽然只影响到部分地区的生产与消费,但冲击了全国市场的信心。因此,全国各地应该在6月同时发力,一起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力量,并恢复市场信心。发力关键在于政策落地,把工作做细,根据各项要求与部署,针对短期需求不足的“难点”、供给端存在的“堵点”以及消费预期不稳的“痛点”等问题精准施策。
关键是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要尽快将专项债使用到位,发挥基建的拉动作用,在促进消费方面,各地应该积极采取刺激消费的措施,包括消费券、财政补贴以及降低或减免税收等方式,在夏季来临之际,鼓励人们放心消费,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市场和企业的影响。
要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目前看,一些部门积极推出新的工具和政策,为经济恢复助力,但更多的是将改革与增长结合在一起,既能解决当前经济短期动力问题,又能为长远发展做好准备,在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创造性的推出增量政策工具。因此,这也是一个积极有为的改革窗口期,需要各地更主动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目前,为应对经济运行面临的下行压力,稳住经济大盘,各地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积极、灵活施策稳经济。其中,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是重头戏。稳住市场主体,就是稳就业。稳经济最重要的是稳预期,稳预期最重要的是稳市场主体的预期。因此,通过税收、租金、社保、信贷等政策稳住市场主体,并通过补贴消费的方式增强需求,是稳住经济的关键。
我们应该抓住6月份关键期,全国一起采取行动,打好一场攻坚战,齐心协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增长轨道,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国应该上下共同努力,抓落实,促增长,重振信心,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