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江市陈埭司法所以全市推行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工作为契机,推动司法行政与网格服务管理深度融合,把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等工作融入网格管理, 打通司法行政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法治需求,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奋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网格+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早调处。在村(社区)网格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治保主任牵头负责日常运转,聘请村有威望老人、原退休村干部、志愿者等担任村级专职调解员,坐镇调解室常态化轮值调解。充分利用网格管理“横到边、纵到底”的特点,网格员每天深入排查上报辖区矛盾纠纷,并进行分级调处,做到早发现、早化解,力求“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区)”。
二是“网格+法治宣传”,法治观念快提升。认真开展“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把网格长、网格员纳入培养范围,把他们发展成为法治宣传的“小喇叭”,定期组织培训、考核,共培养“法治带头人”267名。依托网格管理,通过上门走访、发放宣传材料、邀请律师召开法律讲座等方式,积极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法治宣传服务,加强普法入脑入心。
三是“网格+法律服务”,法援渠道真畅通。在村(社区)各级网格设立法律服务工作室、工作点,公示法律顾问单位、律师及联系电话,推行法律服务便民联系卡,推广“掌上法律顾问”小程序,方便群众法律咨询、求助。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主动融入网格,参与调处网格内涉及法律问题的矛盾纠纷,为村(居)民处理涉法事务。
四是“网格+教育帮扶”,重点人群实监管。陈埭司法所社区矫正对象常年保持在100人左右、刑满释放人员400人左右,监管压力大。各村(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后,司法所把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人群分解到网格,由网格员协助做好重点人群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常态化走访、关怀,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生活及家庭情况,并及时报告司法所,进一步畅通了监管渠道,有效防止和杜绝脱管、漏管的发生。